峨眉山月歌
作者:(唐朝)李白
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
【注释】 峨眉山:在今四川省峨眉县。半轮:因峨眉山高掩月,只能见到圆月的一半,故说“半轮”。影:指月影。平羌江:即今四川省青衣江。清溪:即清溪驿,在今四川省犍为县。三峡:一般指瞿塘峡、巫峡和西陵峡,在四川省和湖北省之间。君:指峨眉山月。下:到。渝州:在今四川省重庆一带地方。
【说明】 这是作者即将出蜀时写的一首七绝。作者把峨眉山月作为歌咏的对象,一会儿写它依山的“半轮”情景,一会儿写它倒映入平羌江水中的情景,通过咏月来表达了对蜀地的依恋。在短短的二十八字中,一连用了峨眉山、平羌江、清溪、三峡、渝州五个地名,但不觉呆板,仍能给人一种流畅之感。王世贞曾感叹地说:“使后人为之,不胜痕迹矣。益见此老炉锤之妙。”刘辰翁认为此诗“含情凄惋,有竹枝缥缈之音。”《唐宋诗醇》说:“但觉其工,然妙处不传。”